上世紀70年代,昆明市吳井路上有個叫黃家莊16號的老院壩。那時,它是糧運公司汽車隊的職工宿舍,全院住了二十來戶人家。那時老院壩宿舍是低矮的舊土坯房。那老院壩的后面,卻是昆明軍運處干部們的小洋樓。后院的軍車及人員,都要通過前院壩中間的通道進出。在當時看,外院自然是“平民窟”了,而里院自然就是“高級住宅”了。盡管這樣,并沒影響兩個單位“兩種階層”人們的友好關系。 那時,在院壩里,張家的酸腌菜是個啥味道,李家的蘿卜條咸了還是淡了,大家都很清楚……那后院里幾乎每個星期都要放一次小電影,軍運處那個小個子陳干事,就是專門負責此事。每到放電影那天,他就早早來通知外院的羅奶奶說:晚上放電影時敬請各位光臨。等到天黑下后,人們就會各自端上凳子、茶水等盡情地去享受那不出錢的文化生活。每到這時,也是兩院大人們交流的最好時機,但最活躍、最高興、最歡喜的還是孩子們。特別是前院那一大群孩子們,他們端了小竹凳,有的還端著飯碗,全都歡天喜地嘰嘰喳喳、嘻嘻哈哈來到后院禮堂,好不熱鬧!真像過年過節似的。那熱鬧而歡樂的場面,一直要到電影正式放映了才能安靜下來。 一晃幾十年過去了,那老院壩的前后兩院早已大改觀,各自都先后修建了漂亮而寬敞的現代化樓房,人們各自坐在自己家里,享受著現代化生活了,人們再也用不著熱熱鬧鬧地擠在那小禮堂看小電影了。于是,大家都會很自然地形成了老死不相往來的習慣,最多就是碰面點點頭而已。不過,話又說回來,盡管現在各方面都比那時好多了,但我還是非常懷念那時老院壩里的舊人舊事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