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臺灣電影,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。 即便回溯過往,仍有不少電影會讓人津津樂道,這夾雜著諸多因素。我想,主要還是她不帶雜質的社會原生態,那種不做作的樸實味道,正是臺灣社會常態而非強制性教化的結果。
比如,《熱帶魚》(1995),臺灣導演陳玉勛的處女作,之所以讓人印記深刻,就在于她的悲憫,她的真摯,她的質樸,甚至她的是非含混。雖是二十年前所看,想想還是逗樂不已。當然,這不止是歡快,還有辛酸和溫情,正如片尾點明“獻給所有愛做白日夢的人”。不要以為片中只是“斯德哥爾摩綜合癥”的結果,其實,這就是一場精彩白日夢的接力游戲,或者說非常態下愛的頌歌。 的確,片中所有的人都在做白日夢。臺北的阿強整天跟說大話的徐同學一起廝混,中三的聯考成績平平,卻狂熱地做著“熱帶魚”的美夢,渴望帶著暗戀的女生坐著潛水艇去綠島嬉戲,可現實永遠是骨感的。他渴望交往的女孩子,并不在一個學校,只是每天上學都在同一個站點等車,因為膽怯,他寫好的情書總也遞交不了。當他在電視上看到小鬼頭嬉皮也就是叫王兆南的小男孩被綁架,便勇敢地去營救,結果把自己也給搭進去。綁匪主謀黑牛索要贖金不成,卻意外被車撞死,所有重負都壓在了同伙阿慶(林正盛飾)身上,他只得開著小貨車離開臺北,返回老家嘉義的東石村。 這是一個常年被海水倒灌浸泡的村莊。好彩的是,阿慶一家子人窮志堅,云里霧里,倒也其樂融融。天上一句地下一句的奶奶,熱心兼雞婆的媽媽,少言古板的父親阿勇,挺著大肚跳歡快竹舞的嫂子,輟學打工回家默默做事的妹妹阿娟,還有帶他們到海邊堆沙雕的小弟阿雄,他們原本就是單純善良的一家人,F在,來了阿強和嬉皮,他們變得更歡樂了,天天像過年一樣開心。因為全家人一起做著白日夢,等著阿強父親的贖金,期望過上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。 當他們看到電視上聯考只剩下十幾天,焦急的阿慶跟家人商議,并找來妹妹復習過的資料,督促阿強讀書準備聯考。為了阿強,他還反復跑到老師那請教復習題,真是比自己比家人的事還上心和賣力。不得不說,身為導演的林正盛演繹的阿慶真是太棒了,舉手投足,都讓人忍俊不禁?吹诫娨暽,曾暗戀的女孩為了追一個叫盧飛的歌手而暈倒,阿強真是傷心透頂。好在,這時,他慢慢注意到了神秘的阿娟,就像他夢中的恍惚體,總也揮之不去。他渴望了解她,但不敢行動。在她復習冊看到她寫的賀卡,上面寫著“生命在不知不覺中流逝”這樣傷感的話,他對阿娟的好奇感更加深了。 原來,阿娟成績非常優秀,只因家中貧窮才不得不輟學。阿娟的存在,對于困境中的阿強當然是莫大的激勵。他所不知的是,阿娟輟學打工時被歹徒強暴過,所以,阿娟才變得如此沉默寡言,但她的確就像一陣沁人心脾的微風,一首清新的詩,時時滋潤著阿強迷茫的心田。阿娟,無疑成為了此時阿強真正的白日夢。 小鬼頭嬉皮,從小失去母愛,父親續弦后根本就不管他,還把當成一個負擔。他整天呆在游戲廳里打游戲。當他被綁后,黑牛打電話向他家人索要贖金,哪料其父根本就不當回事,哪怕你撕票也無所謂,正好甩掉一個包袱。小鬼頭當然也有夢想,他渴望有一個溫暖的家,有一個愛他的父母,但他眼下的夢想,就是希望阿強所說的有沙羅曼的能量,用所謂人魚超人的實力拯救他。戲劇性的是,在被綁的第三個夜晚,倆人被阿慶帶回家后,慢慢,嬉皮倒覺得很開心,阿慶的家就是自己渴望的樣子,或者說,這本就是他倆每天做白日夢嬉戲的地方。 對于黑牛來說,這綁票也只能指望阿強的父親,哪想到黑牛沒拿到錢就翹了,他的白日夢也碎成了一地塵埃,反而給阿慶留下了這么一個燙手山芋,扔也不是,不扔也不是,搞得阿慶只得走一步看一步?雌饋砗⿷B可鞠的阿慶,這時的想法也很簡單,就是繼續黑牛未盡的白日夢,盡快索要一筆贖金發個大財,但他是善良的,他不會讓他倆餓著,同吃一份快餐,共漱一根冰棍,讓他倆睡床上,他自己和弟弟寧愿睡在潮濕的地上。最寶貴的,他還要逼阿強復習,帶他們一早看日出。最后,為躲避警察,父子倆只得帶著阿強和小鬼頭坐上魚船,整天飄蕩在茫茫的海上,阿慶還是忐忑不安,時時惦記著阿強的聯考。 距考試只有十幾小時,阿慶終于忍不住催促父親放了阿強。父子倆只得拼著命幫他倆泅渡到岸上,剛好被貪吃的警察逮個正著,幸而阿強說是他們救了我,壞人搶了他們的船跑了,這才讓他們吃了個定心丸。小弟阿冠跑來送給阿強一條熱帶魚,它在玻璃缸里悠然自在。阿強上警車時,這對父子追著喊阿強加油,打起精神。 與此同時,電視直播依然在為劉志強接力加油。最美好的,當屬阿娟也給他寫了一封信:“人生的路還很長,光有夢想是走不動的,除了夢想,我們還應該懂得堅持和忍耐”。帶著阿娟的鼓勵,阿強當然順利的趕上了聯考。他夢想中的熱帶魚,夢幻方舟般緩緩飛過臺北的上空。原來,一切美好的白日夢都是人生的必需,但前提是要懷抱希望,要有愛。沒有愛的白日夢只是自尋煩惱或一條死路。 2019?5?21
|